第二段分剧者不识人,循衣摸床,惕而不安,微喘直视,脉弦者生,若脉涩者则死。 阳明潮热,大便硬,小便不利,乃是里症。
若痰涎凝结,加半夏、栝蒌实,则合小陷胸汤。燥热疫邪,肺胃先受,故时行热病,见唇焦消渴者,即用此方。
承气顺肠,但能解下部大肠燥热之结,不能解上焦胃家稠粘湿热之结。 名不正则言不顺矣。
寒疫可用辛温,若温热之疫,即有表邪,止用此方辛凉双解。总之,三阳表邪未解而重,下早而变心下硬痛,名曰结胸;三阳表邪未解而轻,下早变心下但满不痛,名曰痞满。
清内伏之热外发,则手足温暖。又如表症未解,而误下之,表邪内陷,系在太阴脾家阴经,而见下症者不用承气,而用桂枝大黄汤。
然亦有二焉,盖少阳阳明长而有力,此为阳明证,有头疼眼眶痛,鼻干不得眠,发热无汗,葛根汤、解肌汤。 按痉病与伤寒相类,但多项背反张为异。